读 阮一峰 博客文集 笔记 1

这是一本博客文集,把阮一峰自己对各色事物的想法写出来了,有观点/文学/历史/科技/影视

我读的时候遇到观点会摘抄(所有的引用标记都是摘抄部分),觉得有必要的在摘抄后面加上我的想法,看看自己能不能静下心来思考/深思

自个儿加注: 先在 DayOne 中用 markdown 写,分节发表到博客,写完后保存到 印象笔记 中存档

为什么写博客

Joel 说过 写作能力是区分领袖和普通程序员的标志。我们不一定要当领袖,但是能够说服他人认同你的观点,这是绝不容忽视的能力,博客就是获取这种能力的卓越训练方法

同学习方法 怎样说服别人,拿出对比特性

写作时会尝试不同的表达方法,看怎么写最容易看懂、最容易被他人接受

对啊,原创超过 5 篇的时候就会这么想了

写作的理由 “你为什么写博客?” “你为什么打电话?”我们需要与人交流,渴望了解全部的世界,博客帮助我们遇到那些其他方式无法遇到的人

遇到瓶颈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比较多的和人交流的意愿

我的每一篇文章,通常需要 2-6 个小时的写作时间,写完之后很累不想干别的事了,不过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我需要的时间更长,之前是利用上班时间,换工作后不会有工作时间用来写博客了,只能偷偷或晚上写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说话就像辩论,帮助思考,思考的多了,对手也就少了

观点

  • 观点不是事实
  • 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

你是否对大多数事物都有自己的观点,而且可以为这些观点辩护?

大概是没有,所以我才来看为什么

观点的 4 个组成部分 事实 + 前提 + 逻辑 + 结论 = 观点
所谓没有思想,无非是下面几种情况之一:你缺乏足够的事实,或者你没有明确的个人价值观,或者你的逻辑分析能力不够
如何变的有思想,无非也是在这几个方面加强努力: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明确个人的价值观,培养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

人生只有 900 个月

我不 care 不管未来多长或者多短,我现在 27 岁,人生的 1/3 已经过去了,但是这三个 1/3 意义完全不同

前面的 1/3 很短,因为无知又畏惧,后面的 2/3 很长,因为在体验奋斗/挣扎/苟且/急迫,但是有实际的付出收获,是满足感最高的时候

生命中那些虚无的期待

小超市收银机旁边的女孩无聊的打着游戏,穿着旗袍的迎宾小姐僵硬地站在饭店门口。。。天天如此,很多人的生活其实是毫无希望的,日复一日单调而麻木。他们的生活已经定型了,不太可能改变了。
他们之所以还在忍受,无非是心中抱着一个虚幻的期待,幻想未来有一天,生活可能会变样。这种期待之虚无,恐怕与彩票中奖的比率不相上下。
我难道不也是用一些虚妄的期待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吗

这种实质无意义的 虚幻的期待 从小一直到大学三年级,都是生活的重心

《墓床》 顾城
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
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
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
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
我在中间应当休息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
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期待似乎是人与生具来的天性,哪怕是虚无的,心灵也会不由自主的向它投靠,真正的绝望其实是很难的

纯粹的期待是精神鸦片,这样其实大部分人不会真正绝望,男人可以期待有朝一日有宝马车,子女腾飞,女人可以期待别人羡慕的目光,男人运气爆棚等等

只是这样的期待可能到了人生 1/2 的时候就表现为不幸福了

为什么给坏人辩护

坏人 是先入为主的说法

当人们要求享受公平的法律待遇时,坏人 也会同样要求

聪明坏人 会用利益驱动为他们公平辩护,同样普及了给 坏人 辩护,他们是利益共同体,有朝一日守规矩的人也会因为利益诱惑/变革/政治斗争而沦落为 坏人,所以他们来驱动为 坏人 变化还是很合理的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艾伦 德肖维茨在 《最好的辩护》中给的理由

  • 一个公正的司法制度,不仅应该对好人有利,也应该对最坏的人有利。美国司法制度的核心在于,任何人都有权对强加于自己的控告提出异议。
  • 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政府就代表了正义,好像只要政府胜诉,就等于实现了正义。 大部分刑事案件,政府都使用了非法的、侵犯公民权利的手段来获取证据。
  •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允许有不同的声音。 应该用最好的言论同坏的言论作斗争,都不是限制那些言论

好吧,引用要比自己组织零碎的语言更吸引人

站在辩论的角度讲,引用大家认同的权威最有说服力,给坏人辩护涉及到司法公平,这方面发达国家有发言权,而他们进化过程中会产生这方面的著作,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基本都可以在发达国家的著作中找到一些答案

那怎样找到这些答案呢,一是知乎这种专业社区,二是。。。 不知道了

Google 为什么给坏人辩护 最好的辩护 结果依次是

  • 豆瓣读书 简介中提到了这两个关键词
  • 南方周末- 最好的刑辩律师如何在舆论法庭为自己辩护
  • 阮一峰 博客 为什么给坏人辩护

那他是怎么想出来的?看过这本《最好的辩护》然后提出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自问自答?

嗯这应该是正确答案

为什么要容忍错误言论

作者引用了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异端的权利》

模仿德肖维茨教授的观点,我将理由分成 3 点

  • 错误言论不一定是错的,那很可能是我们的偏见
  • 必须保证任何人都有提出异议的权利
  • 禁止错误的言论,并不会让正确的言论变的更正确

其实应该讨论的实际问题是:为什么要禁止“错误言论”?

  • 精英治国 底层文化水平低 无法给予辩论的机会? 30 年来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文化水平差异和歧视
  • 错误言论会严重伤害到现有政治基础 比如现在的反动/独立言论
  • 错误言论利益冲突明显 提出的姿势不对导致决策者过于敏感 禁止了 有负责任的专家学者缓冲的话会好很多

现代人为什么焦虑

这个话题源于作者在 《访美观感》 一书

现代人为什么焦虑?简单的说,因为他是消费者。具体逻辑是这样的

  • 现在是 “富裕社会”,物质丰富,大部分生产力被用来生产消费品
  • “富裕社会” 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大量的商品不断被生产/消费,如果两者停滞,“富裕社会” 就会奔溃
  • 为了促进消费,就必须鼓励每个公民进行消费,必须把消费变成人的本能和欲望
  • 各种政府和组织,通过宣传工具传播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刺激人的欲望
  • 最终大多数人感到,活着的目的就是消费,而且消费的越多越好,这个社会鼓励多消费的人

一旦你不消费/无力消费,就会被排挤到社会的边缘受到鄙视,造就了 “富裕社会” 中个人的紧张和负担
所以这就是现代人焦虑的根源,一方面内心的欲望和外界的压力都要求他更多消费;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充满了对失去消费能力的恐惧

对啊,我们自己身处焦虑中,改革 30 年发达地区提供的物资让人物欲激增,但是非发达地区落后的教育水平让很多人包括我无法在短时间内企及大部分欲望,所以焦虑

这个观点如果要自己论证的话,大概是这样的

  • 大部分人面对实际上只有小部分人具备消费能力的商品如房子豪车美女
  • 教育水平两极分化严重,受教育水平低的人无法很好的处理压力,如青少年无休止上网,上大学不知道做什么,工作后无法处理好压力
  • YL 自由受限 权利过于集中 导致大家在追求权力物欲的路上大量付出但是可能没有回报
  • 洗脑导致的无法健全的思考 民智倒退

这只是常识推论,没有有说服力的论据站不住脚。

作者看过书之后把问题浓缩成一个 “富裕社会” 的 “消费主义” 导致的焦虑问题,把问题移植到中国本土,忽略了一些本土问题,损失了全面性,但是证据可以站得住脚

相关引用

Published: February 20 2015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