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 1/2 [反省课]

构思来源: 刘未鹏在 CSDN 博客上的一系列 学习习惯 相关的文章, 里面提到的很多点滴相当实际/深刻, 恰好最近又遇到明显的学习/成长瓶颈, 读这几篇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原文

目录

思维改变生活

『只读经典』思维改变生活(原“心理学改变生活”)

这方面的书还是挺多的, 现在在看阮一峰写的 如何变得有思想, 看他怎么看待各种问题

做读书笔记

一是将自己阅读的时候的思考(包括闪念)总结下来,二是将书中的好例子摘抄下来。 (这个习惯是一年前才养成的,发现受益极大。)有了google note,笔记可以加上tag,非常便于回顾,加深理解。 我觉得,人与人学习的差距不在资质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深度上(后两者常常也是相关的)

我现在的做法是

  • 多看阅读 划线/截屏/分享到 twitter
  • 看完后将图片保存到百度网盘 + 博客索引
  • 可以回顾/分享给别人

随时思考

我有一个小习惯。利用走路和吃饭的时候思考,还有睡觉前必然要弄一个问题放在脑子里面,在思考中迷糊入睡。 发现这样一来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多出来大量的思考时间

将思考成为习惯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避免焦虑。 卡耐基用一整本书讲了一个有效的做法来避免焦虑——底线思考。 然而实际上还有另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投入地做另一件事情。 不去想"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的方法并不是使劲的告诉自己不去想"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因为那样等于就是脑袋里想了那只猴子, 正确的做法是真的不去想那猴子,而是想别的。 用别的东西充满工作记忆,其他的神经活动自然会被抑制(神经科学基本事实)。 所以,感到焦虑的时候不妨思考吧, 甚至完全可以去理性分析和思考导致焦虑的问题本身,将其拆解,分析来源, 在不知不觉中,大脑的工作重心就从情绪模块转向了推理模块了,而且这思考也可能顺带更有效地解决了导致焦虑的问题呢:)

我大概已经习惯随时思考了, 局限在思考方式和效率上

要事优先

重要的事情优先(详见史蒂芬·柯维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事优先》)。 尽量避免琐事骚扰,不重要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有时候,紧急的事情往往只是当事人觉得必须马上做完才显得紧急或者干脆就是紧他人之急, 最糟糕的就是纯属性格上原因觉得每件事情都得第一时间完成,很多看上去紧急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真的"不能再拖了", 有的干脆就并不需要或值得去做。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先放一放甚至完全let go的,否则的话就整天被所谓"紧急"的事情牵着鼻子走了

这个是我最大的问题

尽量避免琐事骚扰, 不重要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将 1-2 周内的大 TODO 当作最重要的事情, 将不相关的事情放到晚上做, 这样可以避免被做完单件事情的成就感干扰, 减少在大目标上思考的动力/时间

有时候,紧急的事情往往只是当事人觉得必须马上做完才显得紧急或者干脆就是紧他人之急, 最糟糕的就是纯属性格上原因觉得每件事情都得第一时间完成,很多看上去紧急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真的"不能再拖了",

对要做的事情站在自己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看是否确实很紧急, 衡量之后再决定是否马上完成, 不要贪图一时的功劳

有的干脆就并不需要或值得去做。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先放一放甚至完全let go的,否则的话就整天被所谓"紧急"的事情牵着鼻子走了

这个需要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面, 拒绝一时爽快

重要的事情多花时间

比如一本好书,或者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最好不要切得太琐碎了看,否则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不利于知识的组织&联系

这个最佳实践应该是: 花 1-5 个小时的不间断时间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中间不要被其他事情干扰(!!!), 在这短时间内

  • 快速入门 看懂大意/框架
  • 找出重点
  • 深入思考
  • 记录

这几个都完成了, 才算做完一件重要的事情

多看心理学与思维的书 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

知识分两种,一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知识,即领域知识。 二是关于我们的大脑吸收知识的机制的知识,后者不妨称为元知识。 虽说这也是领域知识,但跟其它的领域知识不同的是,它指导着我们学习其它所有的领域知识

  • 了解自己的性格 & 长处
  • 《人性的弱点》 《相处的艺术》 这种书
  • 了解自己的局限

学习一项知识 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

  • 它的本质是什么
  • 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
  • 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在学一项技术的时候

  • 这个技术解决什么问题
  • 工作原理是什么
  • 应用场景在哪里
  • 相对其他解决方案的优缺点是什么
  • 特性/性能对比

获得的多少并不取决于读了多少 而取决于思考了多少 多深

无言以对

善于利用小块时间

善于利用小块时间,也就是《奇特的一生》中所说的“时间下脚料”,如何利用前面有几个方法。 同时,也善于创造整块时间(如通过要事优先)

分开说

善于利用小块时间

小块时间可以用来 口语APP/多看书

善于创造整块时间

习惯的养成

为什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因为“说”只是理性上承认正确,并没有考虑到我们每个人大脑中居住的那个非理性自我. 这个 自我 以强大的情绪力量为动机,以习惯为己任,每时每刻都驱使着我们的行为。 因为它掌握了“情绪”这个武器,所以我们只能时时拿它当大爷

理性是感性的奴隶(也来自引用)

是不是就是说无法克服既有习惯了? 以我的经验(以及观察到的别人的经验),还是可以的。 第一条就是认识到习惯的改变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承认它的难度。 第二条就是如果你真想改掉习惯,就需要在过程中常常注意观察自己的行为, 否则习惯会以一种你根本觉察不到的方式左右你的行为让你功亏一篑

注意反思行为, 否则习惯 A/B/C/D/... 会毁灭你在习惯 T 上的努力

有一个认知技巧也许可以缓解更改习惯过程中的不适:即把居住在内心的那个非理性自我当成你自己的孩子(你要去培养他), 或者你的对手(你要去打败他)也行。总之不能当成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不想改变自己

其实就是战胜过去的自己

李笑来有一本 把时间当朋友, 里面有一个案例

因为,一共要搞定20,000个单词,而因此可能获得的奖学金是每年40,000美元左右——并且连续四年没有失业可能(后来的事实是,他直到五年之后才获得了博士学位)。 当时的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差不多是8:1,所以,大约应该相当于320,000元人民币。 而如果一年的税后收入是320,000元人民币的话,那么税前就要赚取差不多400,000元人民币。 那么,每个单词应该大约值20元人民币——这还只不过是这算了一年的收入而已。 所以,他终于明白背单词是非常快乐的。 他每天都强迫自己背下200个单词。 而到了晚上验收效果的时候,每在确定记住了的单词前面画上一个勾的时候,他就要想象一下刚刚数过一张20元人民币的钞票。 每天睡觉的时候总感觉心满意足,因为今天又赚了4000块!

这个例子和学新技术换工作涨工资是一个道理, 作者引用了一个原理

注意,这跟自我欺骗不同。 一来,我们的情绪系统只能这般对付(《Synaptic Self》中提到, 大脑中的新皮层(neocortex,所谓“理性”居住的地方,尤其是前额叶)在进化历史上是较为新近的年代才进化出来的, 跟底层较原始的模块(如主管情绪的杏仁核)之间的神经网络沟通并不是合作无间,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事情我们明明知道是对的,但就是不能说服自己,情绪还是在那里不依不挠的驱使你去做另一样事情)。 二来,我们知道在干什么,所以不能算欺骗:P

小总结

总之,对于习惯的更改,除了最重要的一日三省,加上一些认知技巧(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学家,你可以自己看看能不能想出什么法子)。 其实是没有什么速效银弹的。 但是,知难而不退嘛,值得做的事情几乎总是如此:)

知难而不退, 值得做的事情总是如此, 一旦跨过这个坎, 竞争力就比别人高一些

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常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提醒自己思考不要偏离问题)

做的还好, 但是如果遇到争执的情况就会因为理解误差迷失在争吵中

OK,到现在为止,我到底有了什么收获呢?(提醒自己时不时去总结,整理学习的东西)

这种总结一般在工作定期回顾时用

学习大部分新东西时, 动机和过程都比较急促, 没有多少比较明显的有分量的收获(!!!)

这样其实无法声称自个儿有比较快的学习速度的(汗)

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讲给别人听(有声思考;能否讲出来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办法)

告诉别人我在做什么, 有哪些挑战

设想需要讲给一个不懂的人听。(迫使自己去挖掘知识背后最本质、往往也是最简单的解释)

给不懂的人讲时, 一般要打比喻, 如果是技术问题, 讲大概过程/涉及到的知识
这个要快速的在脑中构思比喻/过程/重点

时常反省和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当遇到无法理解或解决的问题之后,最需要将原先的思维过程回顾一遍,看看到底哪个环节被阻塞住了妨碍了理解。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并分析以后需要加强哪方面的思维习惯,才能够不在同样或类似的时候被绊住。

用来回顾

  • 工作成就瓶颈(如第 1/2 份工作 | 急躁急于求成 | 思维方式局限/见识 | 学习方式)
  • 技术成就瓶颈(如技术方案 | 技术经验思维 | 懒 | 单件事情时间安排过于少 --> 无形压力)
  • 做好一件需要负责的事情的瓶颈(如找一个让 2 个人称心如意的房子 | 只对重要的人负责 | 不要因为怕麻烦别人忽略需要 check 的重点)

对此,将思维的大致脉络写下来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就交给 @DayOne 了, 不过其实很少能深入思考, 每次思考总是陷入同样的结论(1/2 原因是没有深入思考)
怎么突破, 要不定一个 30min 的番茄钟, 集中经历深入思考
@DayOne 不滥用, 之用来记录经过深思熟虑的事情/经验/教训

养成反驳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在有一个想法的时候,习惯性地去反驳它, 问自己“这个难道就一定成立吗?”、“有没有反例或例外?”、“果真如此吗?”之类的问题。(参见Critical Thinking)

做决定/方案中经验主义用的比较多时就需要这样做

  • 这种方案能否说服别人
  • 方案是否解决了目前的所有问题(自己论证/同事论证)
  • 鼓起勇气探索外面的世界(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
  • 说服自己: 多花时间做其他方案带来的好处包括 说服力/新成就(成就感)/新技能(持续学习)/新贡献(对公司)/涨薪机会/可见的成长机会 (卧槽太多了)

人的思维天生就是极易流于表面来理解事物的(参见《Psychology of Problem Solving》第11章)。 觉得自己理解了一个问题了么? 条件反射性地问自己:你真的理解了吗?你真的理解了问题的本质了? 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目前我的理解是什么?我对这个理解感到满意吗?这样的理解到底有什么建设性呢?等等

习惯养成目标 +1

  • 还是先不要急, 确保自己消化了需求(目标结果是什么 他想要什么样的结果 我能出来什么样的结果)
  • 了解表面需求背后的当事人需求(需求背后的盘子 他想做什么 | 问)
  • 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处理需求(帮助当事人减少提需求成本 | 有捷径)

重视知识的本质

对于程序员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程序员行业的知识芜杂海量,而且总是在增长变化。 很多人感叹跟不上新技术。应对这个问题的办法只能是:抓住不变量。 大量的新技术其实只是一层皮,背后的支撑技术其实都是十来年不变的东西。 底层知识永远都不过时。算法数据结构永远都不过时。 基本的程序设计理论永远都不过时。良好的编码习惯永远都不过时。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都不过时。 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永远都不过时。 你大脑的思维方式永远都不过时。

是的, 列一下我觉得重要的需要积累的资本

  • 跟高手工作, 借鉴/吸收他们的学习方法/思路
  • 深入了解在使用的技术, 优缺点/最佳实践/快速迭代/竞争对手
  • 了解某一门语言的技术生态系统 知道怎样应对不同行业的需求
  • 知道怎样快速/低成本产品化
  • 积累有竞争力的学习方法: 用来快速学习其他领域知识

现在感觉还很欠缺的

  • 强大的学习能力
  • 旺盛的求知欲

重视累积的强大力量 万事提前准备

计划订长一点,自然就可以多获得准备的时间。 设想你若干年后会在做什么事情,需要哪些技能,现在就开始准备。 一个5年计划便可以让你获得从现在开始的5年准备时间。 5年中每天腾出半个到一个小时专心于某一件事情,认准一个方向,每次走一点,其实不要说5年,两年就会发现会起到宏大的效应。

Can't do it, 5 年太长了

长期订阅我的Blog的朋友们也一定注意到我基本上不写东西,一般一个月写上2篇就算多的了。 但总结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却一直都没有停止 (博客文章对我来说是学习和思考的副产品,我并不为写文章而写文章), 所以5年下来竟也写了不少东西。 所以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你大致还可以从我的Blog看出来我一段时间关注的东西,一般来说,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少则半年至一年——譬如对心理学与思维的关注;多则几年——譬如对编程技术的关注), 在这段时间内,我的业余时间会被一个主题所充斥。反之,如果不知道目的是什么,就不知道往哪个方向上使劲,就容易产生无用功

但是工作外之的积累还是在做, 目标其实也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本身

1 年后回头看看, 是不是有所成, 如果没有明显的成长, 反思是为什么

抬起头来

人的思维是非常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否则这个成语从哪来的呢?)。 时不时抬起头来审视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问一问它(对现在或未来)有什么价 值,是不是你真正希望做的。

当然有价值, 现在在看的学习方法, 将要看的光荣与梦想, 将要做的仟寻工作(快速迭代/数据分析)

你学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们重要吗?

是的, 重要

你需要在这个时候学习这些吗?(见第2条)。

准备工作永远有需要

你的时间就是你的资源,你投入这些资源来掌握知识,所以到底用来掌握哪些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是的, 不追求短暂的成就感, 关注投入的时间和显性回报

单纯为了完成任务写代码/刷信息流/追美剧 就是没有回报意义的事情

仅仅遵循兴趣是不够的,人会对很多次要的东西产生兴趣

对的, 兴趣只是好奇心, 不会带来任何成就

并一头钻进去浪费好多时间。

遇到东西要放眼看一看是否有需要花时间去做

所以判断一个东西值不值得学习是很重要的

用 Trello board 列了一个周成就表, 总结了最近两周的东西, 上周的收获其实就是看这篇文章, 整理了一个阅读列表到 pocket

有时间总结最近学到的新知识

一般来说,我在一段时间内学习的一些东西总是会在这段时间内一直在脑子里打转, 一有时间空隙(譬如走路,吃饭)它们就会自己蹦出来,促使我去进一步思考和总结。 永远不要认为对一个知识的把握足够深刻,“理解”的感觉很多时候只是假象。 学会反问自己对知识到底把握了多少,是很有价值的。(如何反问,前面的总结中有提到)

对啊, 看完文档了花时间试图理解原理, 才能在写代码时伸展拳脚

这么说其实我浪费了很多时间在工作流水任务上, 看 MongoDB 文档只看用法, 对高级操作后面的黑箱完全不知情, 但是实际用时 需要了解后面支持的操作符和适用范围/用法原理等才能用这些特性满足现在的需求.

这是上周的重构任务遇到的问题, aggregate/mapReduce sample + 文档无法直接解决问题, 需要搞清楚聚合操作 支持的所有操作符, 有哪些潜在可用的操作符可以用来测试, 自己推测哪种可以支持但是官方没有支持等等

有时间看本书

(传统的)阅读和思考永远优于所谓的在互联网上汲取新知识,后者往往浅表、不系统、乃至根本没价值

互联网上的信息分几种:

  • 新闻流 小新闻无意义 非行业新闻无意义
  • 舆论流 争吵 吸引注意力 无意义
  • 娱乐流 精神愉悦但是不知不觉上瘾/浪费时间
  • 科普信息流 应该看看 有 果壳 这种垂直网站可以用
  • 专业知识流 如 知乎/微博上的技术信息 需要帮助时搜索看看

去年除了 《战天京》/ 知乎系列 外没有再看完别的书, 《内向者优势》 这本书看了一半, 内向带来的困扰没有什么影响时, 就不去看了

信息简史 等一系列 IT 类的评价很高的书也都没看, 这也是遇到瓶颈的一个原因吧

制订简要的阅读计划

出最近认为对你最有价值的书,先总览一下,决定阅读的顺序(哪些章节可以优先阅读)。然后每天看一点。 并利用走路、吃饭、乘车或其他不适合带着书和笔的时间来总结看过的内容, 建立知识结构,抽取知识本质,与以往的大脑中的知识建立联系。(参见《奇特的一生》)

相关文章

Published: February 19 2015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